原標題:周轉房,鄉村教師溫馨的家
去年至今,我市已改造提升周轉房1000余套
教師周轉房簡約又溫馨
綿陽新聞網訊 教師節將至,綿陽市游仙區信義小學的教師鐘壘收到了一份特別的教師節禮物——搬進教師周轉房。
打開周轉房的宿舍門,一眼望去,清爽的白墻配上木地板、桃木色桌椅、床和衣柜,顯得簡約又溫馨。房間內有獨立衛生間,里面有熱水器可以洗澡,陽臺上有灶臺,讓鐘壘實現了做飯自由。
“現在的新宿舍有家的感覺了,這也讓我工作更有干勁。”鐘壘喜滋滋地說。
據了解,信義小學是一所鄉村小學,在該校和鐘壘一樣分到新教師周轉房的外地老師有20人。據該校校長涂斌介紹,今年年初,學校統計了外地教師的數量后,報區、市相關部門審核,將現有閑置學生宿舍提升改造成教師周轉房。到今年秋季開學,20套教師周轉房全部交付使用。“老師們搬進新房,有了更加獨立舒適的生活空間,更加有利于休息和工作。”涂斌說。
建的是房,暖的是心。為切實改善農村教師生活環境,讓他們住有所居、安心從教,2022年,綿陽實施了農村義務教育教師周轉房改造提升項目,投入資金2000萬元,實施了1000套教師周轉房的改造提升。2023年,綿陽又投入資金1012萬元,繼續支持仍有缺口的縣(市、區)改造提升農村義務教育教師周轉房,包括信義小學在內,一共506套,涉及6個縣(市、區)。目前,項目已全部開工,完工111套。
為了提升住房的舒適度,市教體局根據《四川省農村學校教師周轉宿舍建設與管理辦法》,結合綿陽各地實際,確定了改造提升的標準:改擴建的單人間在20㎡至35㎡,雙人間在50㎡至60㎡;提供床(含床墊)、辦公桌椅、書柜、淋浴等;改造后的周轉房適當分區,有實際需求且有條件的,應具備簡易廚房或公用廚房等功能。
改造提升項目實施過程中,建立了工作專班,落實項目“月報”機制,實行“清單制+責任制+時限制”管理。在市委績效辦、市財政局等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項目按計劃施工,穩步推進。
安居更能樂業。市教體局有關負責人表示,希望通過實施農村義務教育學校教師周轉房的提升改造,吸引和穩定優秀人才長期從教,促進城鄉教師交流和合理流動,推動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肖禮 綿報融媒記者 藍怡 安崢 文/圖)
編輯: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