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ronym id="26226"></acronym>
      <optgroup id="26226"><em id="26226"><pre id="26226"></pre></em></optgroup>

        <optgroup id="26226"><li id="26226"></li></optgroup>

        <optgroup id="26226"></optgroup>
        新聞熱線:0816-2395666
        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頁 > 時評
        抓住機遇塑造文旅發展新優勢
        发稿时间:2023-09-07 10:29   来源: 南方日報
          摘要:從春節假期的“報復式旅游”,到清明、五一的“特種兵式旅游”,再到暑假大熱的“研學游”“拼團游”,今年的旅游市場熱度持續,表現亮眼。中國旅游研究院發布的最新報告顯示,今年暑期(6—8月)國內旅游人數達18.39億人次,實現國內旅游收入1.21萬億元。

          從春節假期的“報復式旅游”,到清明、五一的“特種兵式旅游”,再到暑假大熱的“研學游”“拼團游”,今年的旅游市場熱度持續,表現亮眼。中國旅游研究院發布的最新報告顯示,今年暑期(6—8月)國內旅游人數達18.39億人次,實現國內旅游收入1.21萬億元。

          當人們不再被疫情攔住腳步,擁抱“詩和遠方”就成為越來越多人的選擇。這個暑假,旅游業延續了今年以來的高開穩走、加速回暖的態勢:抖音用戶旅游打卡數超4億、旅游消費訂單較2019年同期實現較大增長、港人“北上”超900萬人次……旅游業在滿足人民美好生活新期待方面的角色更加重要,在穩增長擴內需、助推經濟持續回升向好中的作用更加凸顯。

          整體來看,可圈可點的成績單,一方面,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旅游信心的恢復。近年來文化和旅游市場體系日益完備,突出表現在大眾旅游深入發展、國內旅游和入境旅游人次穩步增長、出境旅游健康規范發展等方面,人們能旅游、愿旅游的多了,旅游業對國民經濟綜合貢獻度也在不斷提高。另一方面,也得益于旅游熱情的集中釋放。根據中國旅游研究院測算,2020-2022年平均每人每年減少旅游消費約3841元,人們壓抑已久的需求一旦釋放,就會帶來強勁的消費動力和內需潛力。

          作為綜合性、帶動性特征明顯的產業,旅游業當前面臨空前機遇,也存在一些困難和挑戰,例如,旅游業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仍然突出,高品質旅游產品和服務還是不多,“不合理低價游”、導游辱罵游客、強迫購物等現象時有發生等,無論是“質”的提升,還是“量”的增長都還有很大空間。

          文化是旅游的靈魂,旅游是文化的載體。不難發現,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動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既是大半年來旅游市場的亮點和特色,也是下一步要繼續努力的方向?!?ldquo;十四五”文化和旅游發展規劃》明確,爭取到2025年文化事業、文化產業和旅游業成為經濟社會發展和綜合國力競爭的強大動力和重要支撐,這必然要建立在進一步推動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創新發展,不斷鞏固優勢疊加、雙生共贏的良好局面基礎之上。

          從廣大游客的角度出發,要讓“詩”和“遠方”在共創美好生活中“融”得自然、“合”得協調,必須從提升旅游的文化內涵,以旅游促進文化傳播,培育文化和旅游融合發展新業態等具體方面入手,不斷推進“旅游+”“+旅游”,以新供給激發新活力,以新活力注入新動能,才能全面塑造文化和旅游發展新優勢。

          暑去秋來,新一波的中秋、國慶游已經安排上了。旅游業如何把握機遇、乘勢而上,進一步鞏固增強復蘇勢頭,為人民帶來更加充實、更為豐富、更高質量的精神文化生活,值得期待。 (陸 夷)

              編輯:郭成



        相关新闻:
        图片推荐
        91亚洲无码手机福利网|欧美一区二区制服在线|人妻少妇大乳中文在线视频|国产三级片一级在线观看